第八屆夏季達沃斯論壇期間,學誠法師出席“從孔子到流行文化”分論壇併發言,吸引眾多外國嘉賓聆聽
  原標題:達沃斯上對話學誠法師:我有義務把中國佛教文化介紹給更多外國朋友
  國際在線消息(記者 張雪)2014夏季達沃斯論壇剛剛落幕,在論壇上來來往往的政商學媒嘉賓中,一位一襲僧裝,步履匆匆,時不時被記者團團圍住的法師身影格外引人註目,他就是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、身兼北京龍泉寺、陝西法門寺方丈的學誠法師。在一場以“從孔子到流行文化”為主題的論壇中,學誠法師與大家分享了自己對於佛教文化的感悟。
  人物小檔案:學誠法師。1991年於中國佛學院獲碩士學位。2007年獲授泰國朱拉隆功佛教大學教育學榮譽博士學位。2010年獲孟加拉國阿底峽大師和平金獎。現任全國政協常委、全國青聯副主席、中央國家機關青聯副主席、中國宗教界和平委員會秘書長、中國佛教協會駐會副會長、中國佛學院副院長、藏傳佛教學銜工作指導委員會副主任等職務。福建莆田廣化寺方丈、陝西扶風法門寺方丈、北京龍泉寺方丈、香港佛教文化產業榮譽顧問。
  記者:您作為宗教界人士,為何會選擇來出席這樣一個國際性的經濟論壇?有何參會期望?
  學誠法師:本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中設置了一個“從孔子到流行文化”的分論壇,我是被主辦方邀請過來的。能夠與其他幾位嘉賓一同探討中國的傳統文化我覺得很有意義,在西方的語境之下,很多外國人對於中國的佛教文化不瞭解,有時還會引起他們的一些偏見和誤解。在這樣國際化的一個論壇當中,如果能夠適當的介紹一些中國傳統文化的常識,可以讓達沃斯會議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,讓各國參會嘉賓多一些角度和機會來認識中國的傳統文化。
  達沃斯雖然是經濟論壇, 但經濟與文化是分不開的,文化與社會也是有關係的。這次論壇能夠涉及到儒家文化、傳統文化、宗教文化, 我覺得自己有責任、有義務把中國的佛教文化介紹給更多外國朋友。
  記者:您2006年開通了個人博客,還有自己的新浪和騰訊微博,騰訊微博的粉絲數已經超過50萬了。有很多人通過這種新媒體的方式向您提問,我留意到您都在儘量一一回覆大家的問題,堅持這麼多年下來,哪些類型問題是大家提問率最高的?您覺得反應了當下中國人哪些精神上的困惑?
  學誠法師:問題多是精神層面的,但是它的來源是物質層面。有以下幾類問題提問的比較多,第一類,擇業的問題。現在大家選擇事業的機會多了,到底從事哪個行業,很多人包括在校大學生都比較容易困惑。 第二類,城市的生活節奏很快,人們遠離家鄉奮鬥,內心容易產生孤獨和疏離感,需要他人的關心和精神的交流,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都有提過這類的問題。 第三個是家庭問題,比如父母不和、離異等,家庭內看不慣的一些事情。我們可以通過這種新媒體的渠道給他們一些適當的關註、安慰和鼓勵。
  1

  學誠法師
  記者:您2001年時曾經發表過關於《宗教與全球化》的論文,十多年過去了,對於宗教與全球化您有何新的感悟?
  學誠法師:宗教面對全球化的背景,如何應對客觀環境的變化非常重要。宗教界需要加強自身的建設,培養佛教人才,關心回應社會問題,貼近社會貼近民生。這樣才能夠讓古老的佛教能夠為現代社會的人所歡迎接受,讓佛教的信仰、道德和正能量,能如涓涓細流一樣 流淌到社會內部去。
  記者:我們有著悠久的傳統文化,但現在還會有人說很多中國人信仰缺失,您如何評價?
  學誠法師:現在的人太忙了、太累了,你看小學生的書包那麼重。人們要不停的適應社會的變化,這同古代的生活方式不一樣。現在是以都市文化、動態的文化為主的社會,只有真正瞭解到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特質、意義,才能夠保護好中國傳統文化主要的觀念。比如儒家註重家庭,家庭是社會的細胞,如果家庭和睦了那麼社會也會和諧。很多人批評信仰缺失,那我們更應該要註重家庭文化、家庭倫理的建設。
  學誠法師
  記者:現在越來越多的法師走出寺廟,參與到各種政治經濟論壇和社會活動中,很多法師開通了個人的微博、博客和網站,這樣也早就了很多諸如延參法師一樣的“明星”法師。您如何看待新媒體帶給法師形象的變化?
  學誠法師:新媒體是一種宣傳的工具。如果你仔細看,我的微博文字大部分都是在宣傳中國的佛教和傳統文化以及寺廟、佛教界的狀態,回應大家關心的問題。新媒體可以讓社會的民眾與寺廟內的僧人、法師進行方便有效的溝通。無論哪一行,都要遵照哪一行的規則,要把握這個行業的精髓,傳播這個行業的理念,造福社會造福民眾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e21gehq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