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中新社重慶12月6日電 題:訪世界華人經濟論壇創始人李金友:華裔心 中國情
  中新社記者 韓璐
  “我稱馬來西亞是我的祖國,因為我在這裡土生土長。但我愛稱中國是我的‘祖宗國’,因為人不能忘祖,更不能忘宗。”說著一口流利的中文,身著一襲黑色的中式布衣,隨手握著兩個文玩核桃。已近花甲之年的丹斯里李金友渾身透著儒雅的氣質。
  第六屆世界華人經濟論壇日前在重慶舉行。馬來西亞綠野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丹斯里李金友作為論壇創始人6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。
  “中國是一個了不起的國家。中華文化有五千年的歷史,四書五經等典籍現在仍是智慧的前沿。”雖為馬來西亞華裔,但李金友熟讀中國古籍經典,對傳統文化頗有研究。他用毛筆手書的第六屆華人經濟論壇致辭,受到了與會者的廣泛贊譽。
  作為馬來西亞知名地產集團創始人,李金友一直關註華人在世界各地的發展。2009年,他與馬來西亞智庫機構亞洲策略與領導研究院(ASLI)發起首屆世界華人經濟論壇,希望為全球華人搭建一個交流信息、分享經驗和共創商機的國際性交流平臺。
  “創辦論壇的初衷,是希望將世界各地的華人彙集起來,中西方相互學習,碰撞出經濟新的意義。”在李金友看來,論壇中“經濟”二字的含義,其實包含著中國人的處事哲學:“經,中國人智慧的經典;濟,就是有錢後,濟人濟世”。
  2013年,中國提出建立“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”,加強與東南亞各國的聯繫。李金友認為,在民間和政府的配合下,這條延續千年的海路,將會成為連接中國和東南亞最重要的紐帶。
  “600多年前鄭和下西洋,奠定了中國和東南亞地區友好交往的基礎。現在中國提出的新海上絲綢之路,是鄭和下西洋精神的延續。”李金友對鄭和頗為推崇。他不僅組建了鄭和多元經濟友好協會,還在馬來西亞、印尼等地多次贊助“鄭和下西洋”相關展覽。他甚至希望組建一個群體,“讓鄭和到過的每一個國家都來參與,組織成一個可以與中國密切往來的群體。”
  “中國自古以來都是‘以仁治國’的理念,與鄰為善。鄭和下西洋,明朝實行‘厚往薄來’,沒有侵占他國一畝土地,得到東南亞各國人民的歡迎。”李金友認為,這讓受到傳統文化影響的中國在和平崛起時,可以利惠東盟。
  新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,李金友希望不僅能推動中國和東盟政治、經濟、文化的交流,還有農業上的合作。
  “中國是農業大國,東盟有非常好的區域資源和氣候優勢。”李金友說,東南亞有健康的土壤,充足的雨水,良好的栽種技術和種子培育技術,“中國有13億人口,要吃的東西很多,但四季分明,有些作物在冬天不能種植。接近赤道的東南亞,很多東西可以四季種植。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,兩地在這方面可以深入合作。”
  “任何人若沒有在中國和平崛起和文化復興的過程中獲益,那隻能怪自己。”對於未來中國的發展,李金友如此評價。這位華裔商人希望21世紀的新海上絲綢之路,能夠延續600年前鄭和時代的傳奇。(完)  (原標題:訪世界華人經濟論壇創始人李金友:華裔心 中國情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e21gehq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